在琳琅满目的《哈利·波特》周边中,金银币以其贵金属自身的稀缺保值属性、限量发行所带来的独家收藏价值以及魔法元素在金银材质上的精准复刻还原,受到众多“哈迷”的青睐。德国钱币商MDM经华纳兄弟娱乐公司授权开发设计,并获萨摩亚官方授权发行的《哈利·波特》老魔杖3D镀金银币,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该枚镀金银币重量为3盎司,成色为99.9%,尺寸为270×14毫米,面额为5萨摩亚元,发行量为1999枚。


与大众印象中的贵金属纪念币不同,如今各国发行的金银币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圆形外观,而是在塑造“掌中艺术”,并在浓缩情怀价值的新方向上不断发力。《哈利·波特》老魔杖3D镀金银币真实还原了《哈利·波特》系列真人电影中“老魔杖”的道具外形,而其表面的24K镀金既照顾了钱币集藏者们的怀旧情绪,又彰显轻奢质感,值得收藏和礼赠。

老魔杖
此外,为彰显其钱币属性,“杖头”印有萨摩亚国徽图案,并刊“萨摩亚”字样、重量、材质、成色及面额。同时为体现其正版身份,该“杖身”上还印有华纳兄弟娱乐公司版权标识。

该枚镀金银币整体采用了极具真实感的3D立体设计,将老魔杖的古老纹理与层次直接呈现:杖身的结节与雕刻细节,甚至那些承载着魔法符文的纹路,都被精准刻画;24K金镀层在光线的照射下散发出耀眼光泽,恰如老魔杖与生俱来的至尊气场,间接体现了其深藏的非凡魔力。

值得一提的是,当代国际贵金属币的有趣之处,不仅在于钱币本身,还在于为契合钱币主题而专门打造的包装盒。此次,该枚老魔杖3D镀金银币的包装盒总共分为两层:内层保护盒由木质底座与亚克力保护盖组成,既提供了妥善防护,又营造出优雅的陈列效果——将其置于书房展示柜,作为魔法主题收藏的核心,可谓格调满满。最外层的精美蓝色包装盒,起到的则更多是保护和装饰作用。


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里,老魔杖是权力与传奇的具象化代表,与复活石、隐身衣并称“死亡圣器”。它裹挟着死亡的阴影与魔法的巅峰力量,成为无数“哈迷”心中的一件“神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第21章《三兄弟的传说》中描述道:“老大是一位好战的男子汉,他要的是一根世间最强大的魔杖:一根在决斗中永远能帮主人获胜的魔杖,一根征服了死神的巫师值得拥有的魔杖!死神就走到岸边一棵接骨木树前,用悬垂的树枝做了一根魔杖,送给了老大。”
老魔杖(The Elder Wand),又名接骨木魔杖、死神魔杖、命运之杖等,其杖芯由夜骐尾羽制成。夜骐是唯有目睹过死亡者的巫师才能看见的生物,其尾羽所制杖芯魔力极强却极难掌控,只有能坦然接纳死亡的巫师,才能真正驾驭它的全部力量。在故事设定中,它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魔杖,能施展出其他魔杖难以企及的魔法,譬如修复那些遭受严重损坏、普通魔法无力复原的魔杖,而哈利的魔杖正是由它修复的。在书中,它的高光时刻贯穿魔法史暗线:从最初的持有者安提俄克・佩弗利尔,到后续诸多传奇巫师——邓布利多凭老魔杖的力量守护霍格沃茨,与黑魔法势力周旋;伏地魔则将其视作征服魔法世界的终极武器。而哈利・波特通过与伏地魔的一系列生死较量,最终成为老魔杖的主人。但在故事结局里,哈利并未让老魔杖继续在争斗中流转,而是将其放回邓布利多的坟墓,让它的力量随传承终结而沉寂。

《哈利·波特》电影剧照
邓布利多使用老魔杖将记忆抽离并移入冥想盆
有趣的是,老魔杖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神话里,都可以找到原型对应。所谓接骨木,是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全球温带和亚热带森林地区,在中国因其有着“接骨”的药用价值而得名。而在西方,接骨木的花可用于饮料调味,有时接骨木树也被栽作庭园观赏树木。

接骨木的一种——黑接骨木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在世界各地的民俗文化中,接骨木的意象充满了矛盾与魅力:一些传统认为它可驱邪,能保护人们免受女巫侵害。另一种说法却截然相反,称女巫们常聚集在果实满枝的接骨木树下施展巫术。更有说法认为砍伐接骨木树十分危险——若贸然为之,会释放“接骨木母灵”实施报复,唯有吟诵专门的歌谣才能安全砍伐。这些传说既为老魔杖增添了神秘色彩,也解释了《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作者J.K.罗琳为何选择接骨木作为“最强魔杖”的制作原材料。当“哈迷”们凝视着这件精美的工艺品,触摸到“老魔杖”上凹凸不平的纹路时,便会回忆起《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中那一幕幕精彩的片段。它不但是官方正版授权的周边佳作,还是可以握在手中的魔法传奇。